包裝材料的機械強度是其維持無菌屏障功能的基礎。鋁塑復合膜通過將鋁箔與塑料薄膜復合而成,兼具高阻隔性與良好的成型性。但在實際使用中,界面結合力不足或工藝缺陷可能導致各層之間發生分離,形成潛在的泄漏通道。
同樣,SPO材料作為常見的硬質包裝材料,若其抗揉搓性或抗穿刺性能不足,在經歷模擬運輸振動或堆碼壓力后,表面可能產生微裂紋或針孔。
這些缺陷的本質是材料機械強度的局部喪失。它們可能不會在出廠前的常規檢驗中立即顯現,卻會在后續的倉儲、運輸環節中發展成為貫通的泄漏通道,對藥品安全性構成嚴重威脅。因此,將泄漏檢測從單純的“密封性驗證"前移至“材料性能驗證",是提升包裝系統可靠性的關鍵一步。
內壓法檢測粗大泄漏的核心原理在于通過模擬包裝內部受壓狀態,使其潛在缺陷在可控條件下暴露。依據YY/T 0681.5標準,將包裝樣品浸沒于水中并向其內部充入穩定氣壓,觀察是否有連續氣泡流產生。
當應對鋁塑復合膜分層或SPO材料破損這類由材料機械性能不足引發的缺陷時,內壓法檢測展現出其獨特的價值:
缺陷定位:持續的氣泡流會明確指示出分層區域或微裂紋的位置,實現缺陷的精準定位。
風險量化:通過控制試驗壓力,可以評估缺陷的嚴重程度,以及包裝在特定壓力下維持完整性的能力。
標準指出,該方法對≥250μm孔徑的泄漏通道檢出概率高達81%,能有效覆蓋由材料破損導致的大多數粗大泄漏風險。
為了更有效地篩查出因材料強度不足而潛在的泄漏風險,建議將內壓法檢測與材料預處理相結合,構建一套更為嚴苛的評估流程:
預處理模擬:在進行內壓法檢測之前,先對包裝樣品進行必要的預處理,如依據標準進行揉搓測試、跌落測試或振動測試,以模擬流通環境中的機械沖擊。
內壓法檢測:將經過預處理后的樣品置于內壓法檢測粗大泄漏測試儀中,進行標準的浸水加壓測試。
結果分析:觀察并記錄在經過預處理后,樣品是否出現泄漏,并分析泄漏點與材料類型(如是否為復合膜的封邊處、SPO材料的彎折處)的關聯性。
這種“預處理+內壓法"的組合策略,能夠有效加速暴露材料的性能短板,對于包裝供應商優化材料選型(如調整鋁塑復合膜的厚度與復合工藝)和制藥企業進行供應商評估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要執行上述嚴謹的檢測流程,并獲得可靠、可重復的數據,離不開專業的內壓法檢測粗大泄漏測試儀。一款符合標準要求的儀器,能夠為評估材料機械強度與密封性提供穩定的檢測平臺:
高精度壓力控制:材料的破損或分層在特定壓力下才會顯現。儀器精密的壓力控制系統(誤差需≤±1%),能確保測試壓力精確且穩定,避免壓力波動對結果判讀的干擾。
自動化與一致性:自動化測試流程能確保每次測試的充氣速度、保壓時間和觀察條件一致,這對于比對不同批次包裝材料的性能至關重要。
數據記錄與追溯:測試數據的自動記錄功能,有助于建立材料性能數據庫,追蹤材料質量波動,并為質量改進提供方向。
濟南西奧機電有限公司的GLT內壓法檢測粗大泄漏測試儀集成上述功能,采用PLC工業控制系統和人性化觸摸屏界面,能夠輔助包裝制造商與制藥企業精準執行YY/T 0681.5標準,將材料潛在的分層與破損風險扼殺于萌芽。
在藥品質量要求日益嚴格的今天,包裝系統的可靠性不再僅僅依賴于最終的密封檢查,更需要追溯到材料本身的性能。通過內壓法檢測粗大泄漏測試儀對鋁塑復合膜和SPO材料等包裝進行科學的評估與篩選,是企業構建穩健質量控制體系、從源頭保障藥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您是否正在尋求更全面的包裝材料可靠性驗證方案?濟南西奧機電可提供從材料物理性能到包裝密封完整性的全套測試儀器與技術支持。歡迎聯系我們,為您的包裝系統保駕護航。
Q1: 內壓法檢測能否用于評估包裝材料在經過嚴苛運輸條件后的密封性能?
A1: 可以,而且這正是一種推薦的做法。建議先對包裝樣品進行模擬運輸的預處理(如振動、跌落、揉搓),然后再進行內壓法檢測。這種組合測試能有效評估材料在經歷實際物流環境后,其機械強度下降是否導致了新的泄漏點產生,從而更全面地驗證包裝的可靠性。
Q2: 對于鋁塑復合膜,內壓法檢測出的泄漏通常與哪些材料問題相關?
A2: 內壓法檢測出的泄漏,除了常見的密封不嚴問題,往往與材料本身的分層、復合強度不足、或鍍鋁層出現裂紋等有關。這些缺陷會直接破壞材料的阻隔層,形成貫穿性的泄漏通道。
Q3: 如何通過內壓法檢測數據來優化包裝材料的選擇?
A3: 通過對不同供應商或不同批次的同種材料包裝進行內壓法測試,并統計其泄漏發生率及發生泄漏時的平均壓力,可以量化比較不同材料的可靠性。這些數據為包裝材料的選型、供應商管理以及內部質量標準的制定提供了客觀依據。
Q4: GLT測試儀在檢測材料機械強度相關的泄漏方面有何優勢?
A4: GLT測試儀的高精度壓力控制與自動恒壓補壓功能,能確保在測試過程中施加于包裝的壓力持續且穩定,這對于準確激發由材料微裂紋或薄弱點導致的泄漏至關重要。其自動化的測試流程也保證了測試條件的一致性,使結果在不同實驗室、不同操作人員間具備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