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膠囊作為藥品與保健品的重要劑型,其破裂問題一直是生產與質控的痛點。過高的破裂率不僅導致生產成本攀升,更可能因內容物泄漏影響產品穩定性與服用安全性。中國藥典 CP 0123(膠囊劑)對軟膠囊的物理性能作出了明確規范,而西奧機電的 CHT-01 軟膠囊彈性硬度測試儀,通過量化檢測彈性與硬度核心指標,為破解破裂難題提供了數據支撐,成為藥企與保健品企業 QC 部門的關鍵質控工具。
軟膠囊破裂的根源往往隱藏在看似合格的外觀之下,傳統人工抽檢難以捕捉物理性能的細微異常。CP 0123 雖未直接規定破裂率閾值,但要求膠囊需通過 “不得有破裂、變形" 的物理檢查。CHT-01 采用動態壓縮 - 回復測試法,精準捕捉導致破裂的兩大關鍵參數:彈性回復率(應≥80%)與硬度峰值(不同規格對應不同范圍,如 0.5g 規格需≥3.0N)。檢測數據顯示,當彈性回復率低于 75% 時,破裂率會驟增至 5% 以上;而硬度峰值波動超過 ±0.5N 的批次,破裂風險比穩定批次高 3 倍。
數據揭示的破裂真相主要指向三大工藝缺陷:一是膜材配方失衡,若檢測發現彈性回復率持續偏低,可能是明膠與增塑劑比例不當(如甘油添加量不足 15%),導致膜材韌性不足,受外力易斷裂;二是干燥工藝偏差,硬度峰值過高(如超過 4.0N)且彈性差的樣品,多因干燥溫度過高(超過 40℃)或時間過長,使膜材脆化失去延展性;三是灌裝工藝缺陷,同批次膠囊硬度標準差超過 0.3N 時,提示填充量不均導致局部應力集中,在儲存或運輸中易從薄弱處破裂。某保健品企業通過 CHT-01 檢測,將膜材甘油比例從 12% 調整至 18%,同時優化干燥參數,使破裂率從 5% 降至 0.3%。
問答環節
問:不同形狀的軟膠囊(如橢圓形、球形),破裂風險與彈性硬度的關聯是否一致?
答:基本關聯一致,但球形膠囊因曲面受力均勻,允許彈性回復率略低(≥78%);橢圓形膠囊的長軸兩端易受力集中,需更高彈性(≥82%),CHT-01 可按形狀設置差異化閾值,精準匹配檢測需求。
問:如何通過檢測數據區分是膜材本身還是生產過程導致的破裂?
答:若同批次樣品彈性與硬度整體不達標,且不同批次間差異小,多為膜材配方問題;若單批次內參數波動大(硬度標準差>0.4N),則可能是干燥或灌裝工藝不穩定,需排查設備參數一致性。
問:儲存環境對軟膠囊破裂率的影響能否通過彈性硬度數據預判?
答:可以。通過 CHT-01 模擬高溫高濕(30℃/75% RH)儲存后的性能變化,若彈性回復率下降超過 10%,提示產品在夏季或熱帶地區儲存時破裂風險高,需改進包裝防潮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