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藥包材質量控制中,穿刺力與剝離力是衡量包裝性能的核心力學指標,但其檢測對象、原理及標準要求存在顯著差異。穿刺力聚焦于針具穿透包裝組件(如膠塞、鋁塑蓋)的阻力,直接關聯臨床操作安全性;剝離力則反映包裝材料層間或組件間的結合強度,關乎包裝密封性與完整性。西奧機電的 MPT-01 醫藥包裝撕拉力測試儀,憑借兼容多標準的檢測能力,可精準區分并量化這兩項指標,為制藥企業 QC/QA 部門提供科學的檢測依據,助力藥包材全流程質控。
核心檢測差異解析
檢測對象與應用場景
穿刺力主要針對具有穿刺需求的藥包材組件,如 YBB00322004《膠塞穿刺力測定法》規范的丁基橡膠塞 —— 檢測針具穿透膠塞時的最大力值,確保穿刺過程順暢且膠塞碎屑達標(≤0.1mg)。剝離力則適用于層狀包裝或組合組件,如 YBB00112005《五層共擠輸液膜袋》要求的膜袋熱封邊剝離力(≥15N/15mm),以及鋁塑蓋中鋁箔與塑料層的復合剝離力(≥3N/15mm),防止運輸或儲存中出現分層泄漏。
檢測原理與參數設置
MPT-01 檢測穿刺力時,采用直徑 1.2mm 的標準穿刺針,以 50mm/min 速度垂直穿透膠塞,記錄峰值力(YBB00322004 要求 10-30N);檢測剝離力時,需將試樣裁取為 15mm 寬的長條,以 300mm/min 速度進行 90° 或 180° 剝離,計算平均力值(如膜袋熱封剝離力需穩定在 15-25N/15mm)。兩者的力值曲線特征截然不同:穿刺力曲線呈 “單峰陡峭” 狀,剝離力曲線則需保持 “平穩無驟降”,否則提示存在局部結合缺陷。
標準閾值與不合格風險
穿刺力超標(>30N)可能導致針頭彎曲或膠塞撕裂,增加藥液污染風險;過低(<10N)則可能因密封不足引發微生物侵入。剝離力未達標(如膜袋<15N/15mm)會導致熱封邊開裂,而過高則可能在開啟時產生碎片。某藥企通過 MPT-01 檢測發現,某批次輸液袋剝離力達 35N/15mm,開啟時出現膜層斷裂,及時攔截了潛在風險。
問答環節
問:MPT-01 如何在同一設備上實現穿刺力與剝離力的差異化檢測?
答:通過更換專用夾具與探針實現:穿刺力檢測配備穿刺針夾具與膠塞固定裝置,剝離力檢測則使用薄膜拉伸夾具;同時可在系統中預設 YBB00322004 與 YBB00112005 標準參數(速度、力值單位等),一鍵切換檢測模式,確保操作便捷性與數據準確性。
問:藥包材的儲存條件是否會同時影響穿刺力與剝離力?
答:會但影響機制不同。高溫高濕(30℃/75% RH)儲存 3 個月,膠塞穿刺力可能上升 5-8N(橡膠老化硬化);而膜袋剝離力可能下降 10%-15%(黏合劑失效)。MPT-01 可模擬**環境進行檢測,為包裝有效期評估提供數據支持。
問:對于組合包裝(如帶膠塞的西林瓶),應優先檢測穿刺力還是剝離力?
答:需結合包裝功能分階段檢測:生產環節重點檢測膠塞穿刺力(確保臨床使用安全),儲存前需檢測瓶體與膠塞的密封剝離力(防止泄漏)。MPT-01 的多參數檢測功能可滿足組合包裝的全生命周期質控需求。